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兰家的全自动家用豆浆机(如图)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额定电压 220V ...

小兰家的全自动家用豆浆机(如图)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额定电压220V电机功率180W
额定频率50Hz加热功率800W
加干豆量75g加水量1200ml
豆浆机的说明书介绍了制作豆浆的全过程:按合适的比例把豆料、清水放入豆浆机中,经过预热、打浆、加热,断电报警等程序,即可制成熟豆浆,其中打浆和加热是交替进行的.
(1)在预热时,电热器开始加热,若水温从20℃升高到40℃,在预热的过程中吸收多少热量?(不计热损失和干豆吸收的热量)
(2)在额定电压下,打浆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大?
(3)若在用电高峰时段,家庭电路中的实际电压为200V,加热3min,豆浆机消耗的电能是多少?(不计热损失,加热器的电阻丝的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manfen5.com 满分网
(1)知道水的体积和密度,根据m=ρV求出水的质量;知道水的质量、初温、末温、比热,根据Q=cm(t-t)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知道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I=求出电动机的正常工作电流. (3)知道额定电压和额定电功率,根据R=求出电阻;知道实际电压、电阻、通电时间,根据W=求出实际消耗的电能. 【解析】 (1)由ρ=得,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1200×10-6m3=1.2kg. 水吸收的热量: Q=cm(t-t)=4.2×103J/(kg•℃)×1.2kg×(40℃-20℃)=1.008×105J. (2)∵P=UI, ∴在额定电压下,打浆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 I===0.82A. (3)由I=和P=UI得, R===60.5Ω, 由I=和W=Q=I2Rt得, W==≈1.2×105J. 答:(1)在预热时,水温从20℃升高到40℃吸收热量1.008×105J. (2)在额定电压下,打浆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82A. (3)若在用电高峰时段,家庭电路中的实际电压为200V,加热3min,豆浆机消耗的电能是1.2×105J.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是水中沉物打捞过程,打捞沉物所用的滑轮组可以建立为图乙所示的物理模型,现将一体积为10m3、质量为16t的物体在水中匀速提升5m(物体未露出水面),若滑轮重1000N,不计绳重、各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
(1)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绳端的拉力F是多少?
(3)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10N/kg)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2的阻值为3Ω.闭合开关之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R1的电阻是多少?电流每分钟通过R2所做的功是多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时.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测得该圆柱体的体积为5×10-4m3,圆柱体的重为6N,当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某种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并计算出液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12345
h/m0.10.20.30.40.5
F/N4.83.62.41.2
p/Pa1.2×1032.4×1033.6×1034.8×103 
(1)分析表中前4次数据可知:在同一液体内部产生的压强与深度成______
(2)分析表中前4次数据可知: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3)在第二次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圆柱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是______m3
(4)在第5次实验中,圆柱体的下表面对液体产生的压力是______N,该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______Pa,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器材齐全、完好;他发现手电筒的小灯泡标有“3.8V”的字样.他想通过实验测量该灯泡的额定功率,图甲是他所连的实验电路.
(1)他至少要使用______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源才可能完成实验.
(2)图甲是小明未完成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3)实验时,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______A,额定功率为______W,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至少为______Ω.
(4)小丽在正确连接电路后,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小灯泡的灯丝突然烧断了,她立即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其中______表有示数,______表指针几乎不动.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的试验中,小明提出了“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的问题.如图所示,他让一小球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并逐渐减小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然后量小球的运动距离.
(1)实验时小球每次都自斜面顶端一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让小球在水平木板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球在很光滑的木板上前进的距离最______.说明平面越光滑,小球受到的阻力越______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即小球不受任何阻力),那么小球将一直保持______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