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下列实验或实例,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往鼓面上撤一些泡沫屑,敲鼓时...

下列实验或实例,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往鼓面上撤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说明______
(2)用手机甲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乙,能看到手机乙显示手机甲的号码,却听不到手机乙响铃.说明______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1)由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所以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按住鼓面后,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只能看到指示灯在闪烁,但是不能听见铃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
③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______
④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琴弦没有拉直而处于很松弛状态,则另一方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音.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请化学老师帮助收集一广口瓶氨气,用悬有音乐芯片的胶塞将瓶口塞紧,我们仍可以听到音乐声,用注射器针管向瓶内注入少量水,氨气迅速溶于水,瓶内接近真空,声音“消失”,取下注射器,针头留在瓶塞上,空气进入瓶中后,声音又“出现”了.
(1)用注射器针管向瓶内注入少量水,氨迅速溶于水后,瓶内接近真空,声音为什么突然“消失”了?
(2)取下注射器,针头留在瓶塞上,空气进入后,声音为什么又“出现”了?
(3)比较一下像上述这样做与用抽气机抽气哪个效果好?
查看答案
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是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17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查看答案
“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小丽想:如果让“同一首歌”露天演唱会走进月球该多好呀!请用声学的知识来分析她的想法能否实现.
查看答案
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的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    (上/下)拐弯了.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    (上/下)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