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
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
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______较大.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
A.30%        B.40%        C.60%       D.90%
(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1)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观察表中数据得出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 (3)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结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判断出混合液凝固点的大致范围,再由表中数据找出合适的防冻液; (4)利用描点法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找出当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 (5)长时间使用后,混合液中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解析】 (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 (2)观察表中数据得出,当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故选D; (3)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30~-25℃,由表中数据可知选择40%和90%的防冻液,而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选择40%的防冻液较为合适,故选B; (4)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找出当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为120℃; (5)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故答案为:(1)比热容; (2)D; (3)B; (4)120; (5)升高,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其中在B上应放置:______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可以通过______把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______ 和______
(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会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1)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 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______的位置,同时还说明______;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
(2)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
(3)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据表中数据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次数物距/cm像距/cm
第一次9.08.9
第二次13.413.6
第三次15.015.0


manfen5.com 满分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3)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如丙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左右.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manfen5.com 满分网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___∠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______靠近;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__的.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__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经历中,我们所经历的如下探究中,与“测量细铜丝直径”方法相同的实验有______(填序号).
①装满水的玻璃杯还放多少大头针      ②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③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④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⑤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⑥测一测你的听觉的频率范围
⑦观察水的沸腾                      ⑧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
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⑩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情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