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测量时...

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就能减小误差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错误
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
①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 ②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解析】 A、误差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因此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可以更小,故本选项正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与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无关,故B错误; C、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不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无关,故C错误; D、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故D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太阳落上
B.鸟儿飞翔
C.骏马奔腾
D.心想事成
查看答案
以下是小红和小明测量海水密度的实验过程.
manfen5.com 满分网
(1)小明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进行测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的两处错误是:____________
(2)小红的实验步骤(顺序已打乱)是:
A.将一部分海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海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B.取海水样品倒入玻璃杯中,称出海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C.称出剩余海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D.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海水样品的密度.
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
(3)根据上述步骤的情况,将实验数据填写在下表中.
量筒中海水的体积
V/cm3
玻璃杯和海水的质量
m1/g
剩余海水与玻璃杯的质量
m2/g
海水的密度
ρ/㎏•m-3

查看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______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____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1)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或“虚”);在实验中,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    (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
(2)将玻璃板移走,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蜡烛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