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______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____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manfen5.com 满分网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即物体远离透镜时,像就会靠近透镜,且像的大小会变小. 【解析】 (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所以光屏向下移动. 故答案为:下 (2)透镜的焦距为f=10cm,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即u=25cm>2f,这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 (3)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即物体远离透镜时,像就会靠近透镜,因此光屏应当靠近透镜,且光屏上的像会变小. 故答案为:靠近;变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1)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或“虚”);在实验中,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    (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
(2)将玻璃板移走,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蜡烛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1)在图1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2)完成图2的光路途;
(3)在图3中填上适当的镜子并完成光路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4)如图4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5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请保留作图痕迹)
(6)如图6所示,a、b 是在水中的物点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用A、B分别表示该物点(或像点)和它的像点(或该物点)完成该物点的成像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临近毕业,承承所在班级拍摄毕业照是,摄影师看到两边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他及时进行了调整,顺利完成了拍照,请你说说摄影师是怎样进行调整的?
查看答案
炎热的夏天,四人到青岛浮山游玩.爬到光秃秃的山顶岩石上休息时,随身带的几瓶矿泉水都被晒成了温水.大家多么想喝上一口凉水呀!小张用毛巾擦汗时,想到了一个办法,大家终于喝上了凉水!
(l) 办法:______
(2) 道理: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