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6ec8aac122bd4f6e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4)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选填对或错),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1)左(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不合理 ; 实验次数太少,得不到普遍规律 。(3) 杠杠自重对实验有影响 。(4)右边第三格挂四个钩码、右边第四格挂三个钩码(5)   对  ,  乙  , 便于测量力臂    【解析】(1)让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只通过一次测量,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 (3)图乙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自身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 (4)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都叫杠杆平衡,所以甲的说法是对的; 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在乙的实验方案中,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而甲实验方案中的力臂不便于测量,所以,乙的实验方案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物体质量为18kg.如图所示,小明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内匀速提高2m.所用拉力为200N.此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w.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5N.不计滑轮、绳子、弹簧秤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若物体A匀速运动2s,拉力F做功为________J,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重为1500N的杠铃匀速举高2m,在空中停留了3S,那么他前2S内对杠铃做了     J的功,前2S内的功率为          W,后3S内的功为         J。

 

查看答案

起重机在20 s内把重物匀速提到楼顶,起重机所做的总功是4×104 J,额外功是1.6×104 J,则起重机的总功率是_________W,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