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B=60度.从初始时刻开始,点P、Q同时...

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B=60度.从初始时刻开始,点P、Q同时从A点出发,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B的方向运动,点Q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A→B→C→D的方向运动,当点Q运动到D点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运动的时间为x秒时,△APQ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平方厘米(这里规定:点和线段是面积为O的三角形),解答下列问题:
(1)点P、Q从出发到相遇所用时间是______秒;
(2)点P、Q从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当△APQ是等边三角形时x的值是______秒;
(3)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manfen5.com 满分网
(1)菱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B=60°,则易证△ABC是等边三角形,边长是6厘米.点P、Q从出发到相遇,即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是18cm.设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是x秒.列方程就可以求出时间. (2)当P在AC上,Q在AB上时,AP≠AQ,则一定不是等边三角形,当△APQ是等边三角形时,Q一定在边CD上,P一定在边CB上,若△APQ是等边三角形,则CP=DQ,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x的方程,就可以得到x的值. (3)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应根据0≤x<3和3≤x<6以及6≤x≤9三种情况进行讨论.把x当作已知数值,就可以求出y.就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 (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 又∵∠B=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因而边长是6.设点P,Q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是x秒. 根据题意得到x+2x=18,解得x=6秒. (2)若△APQ是等边三角形, 此时点P在BC上,点Q在CD上,且△ADQ≌△ACP, 则CP=DQ,即x-6=18-2x,解得x=8; (3)①当0≤x<3时, y=S△AP1Q1==.(5分) ②当3≤x<6时, y=S△AP2Q2 = =sin60° = =-x(7分) ③当6≤x≤9时,设P3Q3与AC交于点O. (解法一) 过Q3作Q3E∥CB交AC于E,则△CQ3E为等边三角形. ∴Q3E=CE=CQ3=2x-12 ∵Q3E∥CB ∴△COP3∽△EOQ3 ∴ ∴OC=(2x-12) y=S△AOP3 =S△ACP3-S△COP3 =sin60° = =-; (解法二) 如图,过点O作OF⊥CP3于点F,OG⊥CQ3,于点G, 过点P3作P3H⊥DC交DC延长线于点H. ∵∠ACB=∠ACD ∴OF=OG 又CP3=x-6,CQ3=2x-12=2(x-6), ∴S△COP3= ∴ 又S△ACP3=×AC×sin60° = =(x-6) ∴ = = =-(10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的面积为15,边OA比OC大2.E为BC的中点,以OE为直径的⊙O′交x轴于D点,过点D作DF⊥AE于点F.
(1)求OA、OC的长;
(2)求证:DF为⊙O′的切线;
(3)小明在解答本题时,发现△AOE是等腰三角形.由此,他断定:“直线BC上一定存在除点E以外的点P,使△AOP也是等腰三角形,且点P一定在⊙O′外”.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充分说明理由.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BA延长线上一点,CD切⊙O于D点,弦DE∥CB,Q是AB上一动点,CA=1,CD是⊙O半径的manfen5.com 满分网倍.
(1)求⊙O的半径R;
(2)当Q从A向B运动的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你说明理由;若不发生变化,请你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已知,AB为⊙O的直径,点E为弧AB任意一点,如图,AC平分∠BAE,交⊙O于C,过点C作CD⊥AE于D,与AB的延长线交于P.
(1)求证:PC是⊙O的切线;
(2)若∠BAE=60°,求线段PB与AB的数量关系.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同圆中,内接正四边形与正六边形面积之比是    查看答案
如图,在⊙O中,弦AB=1.8cm,圆周角∠ACB=30°,则⊙O的直径为    cm.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