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某学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了如下A、B两...

某学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了如下AB两组实验:

实验步骤:

①采集新鲜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

②在离60W的白炽灯水平距离为102030cm处,分别安放3个容器(如A图所示),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距离时的光照强度。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一);

表一:

灯源与容器的距离/cm

10

20

30

光照强度/lx

435

375

280

新鲜菹草叶片上浮数量/

10

5

1

 

③向B装置123号容器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蒸馏水、清水、1%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后各放入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放在60W的白炽灯下照射(容器接受光照强度相同)。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二)。

表二:

编号

1

2

3

新鲜菹草叶片上浮数量/

0

3

9

 

请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实验中同学们发现部分叶片表面有气泡冒出、且有上浮现象,请你推测此气体为_____,写出此生理过程的表达式:_____

2)分析表一,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远近与叶片上浮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B装置中123号的变量是_____

4)据以上两组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应从哪两个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_____

 

氧气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烧杯距离灯越近,叶片上浮数目就越多 光的强度会影响光合作用(或: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强) 二氧化碳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3)实验中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产量。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故实验中释放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可使植物叶片上浮。 (2)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烧杯距离灯越近,叶片上浮数目就越多,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 (3)1号装置中的蒸馏水中不含二氧化碳,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1号装置中的菹草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所以没有叶片上浮;3号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3号装置中的菹草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2号装置中的清水中含二氧化碳,菹草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只是氧气含量没有3号装置多。由此可知B装置中1、2、3号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4)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产量。因此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白梨瓜因无公害、肉质甜脆、口感清爽深受消费者青睐,如图一至五依次为大棚、梨瓜、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过程,晴朗的夏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以及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中,梨瓜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由_____产生的,该生理活动进行的场所是_____

2)图二中,梨瓜必须要经过_____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一个梨瓜内有多粒种子,其原因是_____

3)图三中,梨瓜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填字母)。

4)图四中,曲线分别表示图三中的_____过程(填字母)。

5)图五中,梨瓜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

水是生命之源,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不舍昼夜。绿色植物对维护生物圈中水的循环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

1)水分是如何进入植物体的?

①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图中[_____]_____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②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运送到植物体各处。

2)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到大气中的?

①科学研究发现,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植物的_____作用散失到外界空气中。该作用拉动了_____,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_____

②观察叶片的结构,可以发现,_____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

3)大气中的水分是如何回到地表的?

蒸发到大气中的水,遇冷形成降水。据估计,丰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绿色植物被称作天然的“蓄水池”,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公认的黄金食品。玉米成熟快、产量高,耐寒能力强,且极具营养价值。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下面是玉米种子和植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种子的胚是由序号_____组成,能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

2)播种前要从种子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发芽率的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这种科学方法是_____

3)农业生产上,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是因为图甲[_____]_____[  ]内填写图中代号,横线上填写对应名称,下同)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这一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是_____

4)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影响玉米的传粉,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人们通常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式来弥补,具体的操作方法是:A.取纸袋套住玉米的[_____]_____,轻摇玉米茎秆,收集花粉;B.将收集好的花粉倒在[_____]_____的柱头上。

5)收获后的玉米种子要及时晒干,并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储藏,依据的原理是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是几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根据题意选填字母代号)。

1)地球上90%的氧气来自于_____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

2_____类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

3_____类植物都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4_____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它们靠_____繁殖。

5_____类植物能够开花结果,_____类植物能够产生种子。

 

查看答案

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开展植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互赠贺卡

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