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A.如图表示在透明的密闭...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A.如图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如图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如图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如图曲线可以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

 

D 【解析】 植物体的三大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图片A表示着氧气含量随天数变化的曲线图;图片B表示某气体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片C表示两种二氧化碳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图;图片D表示蒸腾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 A. 图片A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A不符合题意。 B. 图片B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曲线在0-6时和在18-24时呈下降趋势,在6-18时呈上升趋势,由于在0-6时和在18-24时是黑夜,而在6-18时是白天,因此能判断出该气体是在黑夜时减少,在白天时增加。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可判断出该气体是氧气,B不符合题意。 C. 图片C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其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纵坐标是光合作用强度。在a、c点,光照强度相同,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不同,即在光照强度相同下,a点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b点的二氧化碳浓度,导致a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因此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C不符合题意。 D. 温度对蒸腾速率的影响很大。当大气温度降低时,叶温比气温高出2~10℃,因而气孔下腔蒸气压的增加大于空气蒸气压的增加,使叶内外蒸气压差增大,蒸腾速率增大;当气温过高时,叶片过度失水,气孔关闭,蒸腾减弱。因此图片D的曲线可以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D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植物的叶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BD段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

C.C点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

D.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

 

查看答案

如图为“鲲鹏”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不科学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B.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

 

查看答案

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A.水、二氧化碳 B.水、氧气 C.葡萄糖、二氧化碳 D.有机物、氧气

 

查看答案

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个事实直接说明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

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

为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6个不同温度,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 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C02)的减少量;然后黑喑处理12小时后,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C02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设置

5℃

10℃

15℃

20℃

25℃

30℃

光照12小时C02的减少量(mg)

12

21

30

39

45

42

黑暗12小时C02的增加量(mg)

6

9

12

18

27

36

 

 

A.光照12小时后,25℃组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45mgC02

B.光照12小时后,3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C.24小时后,10℃组密闭环境中C02减少30mg

D.24小时后,2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