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图为“鲲鹏”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不科学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B...

如图为“鲲鹏”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不科学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B.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

 

D 【解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A、该实验中用不透光的锡箔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处理可以形成见光和不见光两部的对照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光。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故A设计合理。 B、该实验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故B设计合理。 C、该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故C设计合理。 D、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因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里面,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的水分。故D设计不合理。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A.水、二氧化碳 B.水、氧气 C.葡萄糖、二氧化碳 D.有机物、氧气

 

查看答案

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个事实直接说明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

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

为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6个不同温度,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 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C02)的减少量;然后黑喑处理12小时后,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C02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设置

5℃

10℃

15℃

20℃

25℃

30℃

光照12小时C02的减少量(mg)

12

21

30

39

45

42

黑暗12小时C02的增加量(mg)

6

9

12

18

27

36

 

 

A.光照12小时后,25℃组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45mgC02

B.光照12小时后,3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C.24小时后,10℃组密闭环境中C02减少30mg

D.24小时后,2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

B.b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

C.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蓝色

D.该实验可以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查看答案

如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发育期

天数

需水量(米3/公顷)

返青期

29

635

拔节期

23

876

抽穗期

20

956

灌浆期

31

1192

 

 

A.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量不同

B.抽穗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

C.灌浆期需水量最大,主要用于小麦的光合作用

D.小麦各时期吸收的水分大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