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 长青春痘 B. 喉结突出 C. 身高突增 D. 声音变粗
男性的输精管被结扎后,生理上的表现是( )
A. 不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 B. 继续产生精子,但第二性征改变
C. 不再产生精子,但第二性征不改变 D. 继续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改变
从目前所了解到的事实可以得出,人类最可能最早出现在( )
A. 亚洲 B. 美洲 C. 非洲 D. 欧洲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常常聚集在粮堆里或其它食物的下方。小明同学在完成“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实验后,想再探究光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他设计了以下实验:
(1)提出问题:光照对黄粉虫的分布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铁盘,以铁盘的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在铁盘中央放入10只等大的黄粉虫,静置2分钟后,在保证环境相对安静的情况下,每隔1分钟观察记录两侧黄粉虫的个数,结果如下表:
环境/数量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3只 | 1只 | 2只 | 0只 | 0只 |
阴暗 | 7只 | 9只 | 8只 | 10只 | 10只 |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验过程中要先让黄粉虫静置2分钟,且保持环境安静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_______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通过观察的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5)如果在铁盒中央放两只黄粉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结论?为什么?___________。
(6)做完实验后,实验中所用的黄粉虫应当做什么样的处理?_________。
(7)进行生物研究时,除了本题涉及的实验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例如_________等。
(8)深入探究:小明同学在饲养黄粉虫的过程中发现,用于装黄粉虫的塑料袋被咬破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洞,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他作出假设___________。
(9)小明根据假设进行了如下实验,把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只喂麦麸和菜叶,乙组加喂塑料餐盒片,进行观察。如果实验证实黄粉虫真的是在吃塑料,这将给我们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什么问题带来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植物细胞生活过程中的一些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表示______过程,B表示_____过程。
(2)图中的1为具有_____能力的一群细胞,使细胞_______增多。通过图中A、C过程可以看出,_____形成了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的细胞群。
(3)图示的各个细胞群中,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群在发生细胞分裂时,先是_____一个分裂成两个,接着____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最后形成新的_____和______。新细胞和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②_______、③_______、和④_______。除此之外,植物细胞一般还具有①_______、⑤_______、和⑥_________。
(3)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填结构名称)
(4)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___________中。(填结构名称)
(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