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1981年5月,我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随即拉开世界...

1981年5月,我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随即拉开世界朱鹮保护大幕。经过35年的艰辛保护,目前全球朱鹮数量已达2200余只。图是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分析有误的是(    )

A. 朱鹮位于五条食物链的最顶端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朱鹮的最有效措施

C. 建立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能够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 若有毒物质流入,它会伴随物质在食物网中传递

 

A 【解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和水草是生产者,而鱼类、贝类和朱鹮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①水草→鱼类→朱鹮;②水草→贝类→鱼类→朱鹮;③藻类→鱼类→朱鹮;④水草→贝类→朱鹮;⑤藻类→贝类→朱鹮,⑥藻类→贝类→鱼类→朱鹮,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朱鹮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建立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能够保护朱鹮,就保护了基因的多样性,C正确;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无法排出,因此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食物链中位置越靠后的生物营养级别越高,体内传递、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于(  )

A. 原始陆地    B. 原始大气    C. 原始海洋    D. 火山口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单位:千焦),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

B. 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

C. 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D.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查看答案

凝练的谚语不仅朗朗上口,更是意味深长下列谚语与其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匹配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关系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适应环境

C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自然选择

D无心插柳,柳绿成荫-压条

 

查看答案

下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下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 ___的条件和 ___的成分。

(2)该装置内模拟 __中发生的 ___现象为其提供能量。

(3)C中为含有 ___的溶液。

(4)米勒的实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米勒的模拟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你能对他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吗?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_____

(2)向装备内输入气体主要是_____

(3)米勒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