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

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他们根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澄清的石灰水、试管2支、气球2个、打气泵1个、凡士林、细线若干条.

设计方案:

步骤一: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有细线扎紧气球口,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也扎紧气球口.(提示:气球中要尽量收集足够多的气体;扎气球口时要打活结)

步骤二: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3ml澄清的石灰水.

步骤三:在甲、乙试管口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

步骤四: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图所示),解开扎口,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特别提醒:注意防止气球从试管口脱落.)

步骤五: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如果试管_______(填“甲”或“乙”)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_______,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预测二:若_______,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人在呼气时,肺内容积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相应增大,气体被呼出.

 

对照 甲 没有明显变化 没有明显变化 缩小 【解析】(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二氧化碳的浓度的不同。因此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对照作用,以便说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如果试管甲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乙中的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预测二:假设甲、乙试管中的石灰水都没有明显变化,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__瓶。

(2)吸气、呼气完成后,甲、乙两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__瓶,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__气体成分增多.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的__细胞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透过__壁和__壁进入肺泡,然后随__的过程排出体外。

 

查看答案

如图为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呼吸系统由_________和肺组成。

(2)当h收缩时,其顶部会下降,使胸腔容积扩大,完成_________(选填“吸气”或“呼气”)

(3)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_________

(4)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即气体交换的场所是[g]_________

(5)肺泡内的氧气要穿过_________层细胞才能进入血液。

 

查看答案

中学生要防止溺水事件发生,人溺水后易窒息死亡,所影响的呼吸环节主要是(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查看答案

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  )

A. 8~10     B. 15~20     C. 60-70次    D. 100次以上

 

查看答案

每年暑假都有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当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如图所示,人工呼吸急救措施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