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在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 ) A. 温度 B...

在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       )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空气

 

C 【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查看答案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  )

A. 调焦、取镜和安放、安装装片、对光

B. 调焦、安装装片、取镜和安放、对光

C. 安装装片、对光、调焦、取镜和安放

D. 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

 

查看答案

当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时,一般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

①提出假设   ②验证假设   ③发现问题   ④得出结论

A. ②③④①    B. ①②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

某同学连续测量叶的周长3次,数值分别为12cm116cm122cm,应记为(   )

A. 121 cm    B. 1193 cm    C. 122cm    D. 1207cm

 

查看答案

神奇的“生物钟”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分子生物学家Seymour Benzer及其学生Ronald Konopka提出一个想法:生物体内有没有可能存在着控制其昼夜节律的基因呢?经过研究,他们发现果蝇体内一种未知基因的突变确实会扰乱其昼夜节律。他们将这种突变的基因命名为“周期”基因。

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Jeffrey Hall、Michael RosbashMichael Young成功地分离出了这种基因。并发现其编码控制合成的PER蛋白就是一个“周期”蛋白,PER蛋白会在夜间不断累积,然后在白天又发生分解。因而,PER蛋白水平的变化以24小时为周期,正好与昼夜节律保持同步。

徐璎2003年的研究工作也发现一种“早睡早起”的基因。旧金山有个家族的人习惯在3时~4时起床,18时~19时睡觉。研究团队发现,这一家族管理睡眠行为的PER2基因发生了突变。如果把小鼠的该基因也突变,小鼠同样会早睡早起。

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果蝇中克隆出per基因,而中国科学院北京生科院研究员孙中生则克隆了哺乳动物的Per1基因。长期从事疾病与生物钟调控机制研究的孙中生指出,不仅是基因,光照、饮食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生物钟变化。

随着全球化演进,处于不同时区的人们越来越多会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情,如国际会议、金融交易等,如何能在关键时刻调整生物钟已成为热门研究方向。孙中生介绍,美国已研发出72小时不睡觉的药物,可在有特殊需要时提高警觉性,增强生物节律。

(1)文中研究表明,生物的节律是由_______控制的,其通过控制_______的合成来实现节律的调控。此外,孙中生的研究发现生物钟还受到_______的影响。

(2)在徐璎的研究工作中,小鼠“早睡早起”的特征是_______(填“可遗传的”或“不可遗传的”)。

(3)谈谈你对“72小时不睡觉的药物”的研发和使用的看法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