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合作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基本理念,友善正当的合作能够实现双赢;促进发展,推动社会的进...

    合作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基本理念,友善正当的合作能够实现双赢;促进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不是所有的国际合作都能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对比近现代的众多国际合作,我们会有很多思考和感悟。结合下列提示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世界近代史上“私己同盟酿灾祸”引发了什么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2)世界现代史上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正义携手度危机”,这指的是哪一文件的发表?此次“危机”结束的时间是哪一年?

(3)当今世界“积极合作成趋势”,请分别写出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国际组织名称?

(4)现在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广泛展开,你觉得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应该注意些什么?

 

(1)“一战”;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2)《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 (3)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TO)。 (4)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分歧。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近代史上“私己同盟酿灾祸”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目的是生分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其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国际组织在政治方面有联合国。在经济方面有世界贸易组织(WTO)。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在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广泛展开,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应该注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分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是发展的直接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材料三  2018年新华社论:时隔6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足广东这片改革热土。从珠海到清远,从深圳到广州,“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的信念一以贯之;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发出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进军号令。

(1)材料一中苏联“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指的是哪一经济政策?它是哪年开始实行的?

(2)材料二中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一行动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了1980年我国开放的两个经济特区,请写出另两个同时开放的经济特区?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实力大大提升,举一例新世纪以来我国在高新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共同纲领》确认:“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材料二:

(经济发展篇)

材料三: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社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材料一中的《共同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材料二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2)表中1952-1956年数据变化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什么积极影响?(写出一点即可)

(3)材料四中的“改革开放”确立于哪次会议?该次会议同时形成了以哪一人物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回顾以上成就,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三 元朝疆域辽阔,境内民族众多,文化复杂,只能采取求同存异的多元制度和政策……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鉴于历史上丞相位高权重带来的弊端,1380年,明太祖以谋反罪诛杀了左丞相胡惟庸,……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巩固统一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实行的什么政策?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对元朝广大地区的统治,元政府建立了什么制度?在中央设置管辖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与诛杀胡惟庸有关的加强君权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5)上述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根据提示写出中外历史上的制度创新:

(1)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2)隋朝创立的选官制度              

(3)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                       

(4)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的构想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事件                 

(3)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             

(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