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面年代尺中,对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表述正确的...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面年代尺中,对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①《南京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②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 ③日寇占领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万以上,犯下了骇人听闻的罪行

D. ④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彻底垮台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日本占领南京,在南京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故C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排除A项。中华民国成立,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故排除B项。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故排除D项。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曾谈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他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下列几种:一是斗争手段错了,提倡天主教,没有迎合中国的心理。二是洪秀全与杨秀清两权对立。三是骄傲。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其中“洪秀全与杨秀清两权对立”导致

A. 太平军北伐和西征全军覆没

B.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C. 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就义

D.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493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078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837914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414495

 

 

A. 1661年到1766年劳动人民辛勤劳作

B. 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大大增加

C.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D. 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发展

 

查看答案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之一。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有

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②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

③签订澶渊之盟

④设立宣政院

⑤郑和下西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巩固统治,废分封制,设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在山西置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五郡。汉初,熔西周、秦两代建置于一炉,实行郡国并行制,公元前106年,汉武帝首创13个州刺史部建置,主要职能是监督地方事务,其中并州刺史部驻节今天的太原。上述山西历朝建置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A. 山西是历朝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要地

B. 太原在不同时期名称的由来

C. 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不断完善政治制度

D. 山西在全国统一中的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初叶,欧风东渐,思潮激荡,以引外国的“坚船利炮”(器物)为标志的洋务运动和以引进外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为标志的戊戊变法失败之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要改造中国、复兴中华,仅仅引进外国的器物与制度还不够,必须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以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传入中国的。

﹣﹣《同舟共进》

(1)材料一中“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什么杂志?

(2)依据材料一说出“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主张。

材料二  2018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北洋海军炮台遗址、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推开历史的厚重大门,听战争的警示启迪。习近平说,我一直想来这里,来感受一下,受受教育,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奋图强。

﹣﹣摘编自新华网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北洋海军(舰队)的基地在哪里?你认为应该如何“倾听战争的警示启迪”?

材料三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途径。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写出材料三中“两大政治运动”的名称。指出它们代表了哪两种“实现民族救亡”的途径?

(5)除了“甲午战争”外,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所反映的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