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漫画名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漫画名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

材料二: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西安事变发生后,掌实权的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积极准备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竭力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亲自到西安和张、杨进行谈判。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发生对中国有何影响?

(3)结合材料三,说出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有哪两种不同主张。

(4)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或者短短几个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或日本占领东北三省。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讨伐张、杨,置蒋介石于死地;而以宋子文、宋美龄为代表的亲英美派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4)支持和平解决这一主张。因为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中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的掌握情况。 (1)依据“《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次日清晨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2)据材料二“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描述的是七七事变,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依据材料三“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竭力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亲自到西安和张、杨进行谈判。”可知,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讨伐张、杨,置蒋介石于死地;而以宋子文、宋美龄为代表的亲英美派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4)据所学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由于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材料三  百年求新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五例)?

(2)材料二中,“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概括说明它的地位和性质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你从他身上学习到了什么精神?

(4)材料三中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分别做了怎样的探索?对比一下,这些探索之间有何相同点?

(5)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是(    

辛亥革命冲击力封建制度

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北洋军阀的分裂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 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 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C. 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 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查看答案

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立抗击了100多万日军,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日本230万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中国战场消耗了日本全部战争开支340亿美元中的120亿,中国军队击毙日本39万多人。材料反映抗日战争

A. 发生的背景

B. 胜利的原因

C. 发挥的作用

D. 产生的后果

 

查看答案

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