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河南省偃师二里头村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遗址。这里可以考察到( ) A....

河南省偃师二里头村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遗址。这里可以考察到(  )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

B. 青铜器文化

C. 黄帝的传说

D. 等级制度的形成

 

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 禹当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就有了剩余产品,私有财产更多地的出现。私有制的出现,氏族首领利用职权占有较多的剩余产品,成为剥削阶级,为了镇压被剥削阶级,建立了国家机器,夏朝建立。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段分化和等级界限,故A符合题意。青铜器文化的代表是商周时期;黄帝的传说是在五六千年前,和夏朝建立约前2070年不符;等级制度在宫殿建筑中无法考查,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家们获得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历史信息是通过(  )

A. 有文字方面的记载 B. 古代民间传说

C. 考古发掘和化石 D. 估计和猜测

 

查看答案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形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南稻北粟”生产格局。这种格局最早形成于(  )

A. 原始农耕时代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查看答案

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10多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里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英)吉尔铂(《二十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美国对世界经济控制能力的削弱,也加速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主要表现是:欧洲已有的欧共体发展为欧盟,并日益成为高度一体化的组织;美国由于经济霸主地位动摇,为了抗衡欧共体统一大市场的建成,80年代后期以来,加快了同加拿大、墨西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步伐,与1992年签署了《北美自由协定》。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iphone手机的生产原料和所有部件由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家企业制造,并最终汇集到中国深圳富士康工厂进行组装,然后再运送至全球市场,便捷而快速的航空运输让这一切成为可能。而互联网的便捷和更先进的实时通讯,使得苹果公司完全能够在加利福尼亚的大本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在iphone诸多的产业链中,美、日、韩分别凭设计和高端技术获得49.9%、34%和13%的利润分成,而组织生产的中国却不到4%。

——摘自曾航《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哪些新变化?20世纪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哪三个经济中心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背景。为了顺应这一经济发展趋势,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加入了哪一区域性的经济集团?

(3)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分析,科技方面的哪些进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不均的根源是什么?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过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全国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5000万公顷土地和大量房屋、农具等生产资料,这标志着旧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彻底消亡和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1952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48.3%,粮食产量增长了44.8%,棉花和油料分别增长了193.4%和168.1%。农民收入也有了显著增长。土地改革的成功和农业的大发展,为后来的农业合作化准备了制度条件和物质基础。

——马晓河《建国60年农村制度变迁》

材料二:中国最大的民族工商业荣氏集团的代表荣毅仁,谈到他作为一个在旧中国曾饱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爱国者对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过程:“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单靠私营企业能搞好吗?我的家庭就是一个证明。”“像我们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搞企业、搞生产,一定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当然,我也是逐步解除顾虑,逐步懂得这个道理的。正因为我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发挥了主动配合的作用。”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敬爱的毛主席和党中央,我们第一汽车制造厂全体职工怀着万分兴奋的心情向您报告:党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已经实现了!

——方若梅整理:《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诞生》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50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推动和保障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经过改革,“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期间?此后,我国的国民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捷报诞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在此期间的另一代表性的建设成就?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5)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利于今天我们更好地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