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过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全国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5000万公顷土地和大量房屋、农具等生产资料,这标志着旧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彻底消亡和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1952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48.3%,粮食产量增长了44.8%,棉花和油料分别增长了193.4%和168.1%。农民收入也有了显著增长。土地改革的成功和农业的大发展,为后来的农业合作化准备了制度条件和物质基础。

——马晓河《建国60年农村制度变迁》

材料二:中国最大的民族工商业荣氏集团的代表荣毅仁,谈到他作为一个在旧中国曾饱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爱国者对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过程:“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单靠私营企业能搞好吗?我的家庭就是一个证明。”“像我们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搞企业、搞生产,一定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当然,我也是逐步解除顾虑,逐步懂得这个道理的。正因为我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发挥了主动配合的作用。”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敬爱的毛主席和党中央,我们第一汽车制造厂全体职工怀着万分兴奋的心情向您报告:党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已经实现了!

——方若梅整理:《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诞生》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50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推动和保障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经过改革,“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期间?此后,我国的国民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捷报诞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在此期间的另一代表性的建设成就?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5)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利于今天我们更好地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影响: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也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2)事件:三大改造;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起来。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克拉玛依油田的建成(或沈阳飞机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和川藏公路) (4)改革开放。转变前,党的工作重心是阶级斗争,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5)发展经济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关注民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结合国情,勇于改革创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经过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全国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5000万公顷土地和大量房屋、农具等生产资料……1952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48.3%,粮食产量增长了44.8%,棉花和油料分别增长了193.4%和168.1%。农民收入也有了显著增长……为后来的农业合作化准备了制度条件和物质基础”并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其内容主要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也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2)据材料二中的“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三大改造期间。1953年—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从此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依据材料三信息“敬爱的毛主席和党中央,我们第一汽车制造厂全体职工怀着万分兴奋的心情向您报告:党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已经实现了!”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材料三中的捷报诞生的时代背景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从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和川藏公路建成通车。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为改革开放。“战略转变”前,党的工作重心是阶级斗争,“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5)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有利于今天我们更好地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是发展经济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关注民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结合国情,勇于改革创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表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周期缩短 B. 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C. 科学技术发明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D. 对新技术的认识和运用需要时间

 

查看答案

1945年2月,三个同盟国家的政治家在黑海岸边举行会晤,并在德国的前途问题,亚洲的战争问题以及计划成立战后的国际组织等方面达成协议。这场会晤是(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德黑兰会议

 

查看答案

“新政”期间,罗斯福谈到:“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美国政府颁布了(    )

A. 《社会保障法》 B. 《全国工业复兴法》

C. 《农业调整法》 D. 《紧急银行法令》

 

查看答案

“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上述评论涉及的是(    )

A. 进化论 B. 相对论 C. 物种不变论 D. 多元论

 

查看答案

1914年秋,正当欧洲国家纷纷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下列历史现象中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

①欧洲的国际地位开始下降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③欧洲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  

④战争推动了国际联盟的成立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