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艺术篇)

(1)图(a)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汉字书写在东汉发展成为专门的艺术,图(b)是谁的书法作品?

(思想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2)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把他的思想作为治国思想?

(科学篇)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3)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了,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

(感悟篇)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甲骨文。王羲之。 (2)体现了孔子“仁”的主张。汉武帝。 (3)“五禽戏”。《伤寒杂病论》。 (4)自觉学习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它的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作贡献,国家强大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使其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推动力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清末分析的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可知,此内容体现了孔子“仁”的主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东汉的华佗创作了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叫“五禽戏”;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4)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自觉学习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它的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作贡献,国家强大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使其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推动力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是兴利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离君列传》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看出商鞅具有什么精神?“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2)群臣为何反对商鞅变法?商鞅最终慘死,其变法失败了吗?为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4)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请回答: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5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4分)

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1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烂地,我们的祖先最先在长江、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材料二:

材料三:“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宋书》描述东南朝时期: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消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

(1)黄河和长江流域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结合地图,指出最早栽培它们的原始人。

(2)材料二中的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它们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变化。这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查看答案

小青到某博物馆参观“甲骨文展(a区)”、“《伤寒杂病论》展”(b区)、“古代小篆书法展”(c区)和“顾恺之绘画展”(d区),如果小青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参观的话,那她应该按下面哪种顺序参观(  )

A. a、b、c、d B. a、c、b、d C. b、a、d、c D. c、d、a、b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