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改革是利益的触动。1898年维新派在清光绪帝支持下推...

改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改革是利益的触动。1898年维新派在清光绪帝支持下推行了革新运动,出台了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学校,提倡西学,裁汰冗员,削减旧军,编练海陆军等措施,此举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在其镇压下失败。

(1)请简答这次改革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光绪帝是不是维新派,并请陈述理由。

改革往往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日本的明治维新,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在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危机的倒逼下催生的。

(2)利用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催生日本、美国进行以上改革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改革需要勇气和智慧。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业。“他看清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深刻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切愿望,把握住中国发展的历史规律,紧紧依靠党和人民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伟业。”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体现邓小平“勇气和智慧”的历史史实。

 

(1)维新变法在当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光绪帝不是维新派。理由:光绪帝之所以支持变法,是因为他不甘做亡国之君,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并不是想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言之成理即可) (2)日本: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国家面临着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危险。 美国:经济大危机引发资本主义政治危机。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领导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答到两点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出台了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学校,提倡西学,裁汰冗员,削减旧军,编练海陆军等措施”和所学可知,维新变法在当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它提倡私人开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光绪帝不是维新派。光绪帝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他之所以支持变法,是因为他不甘做亡国之君,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并不是想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根据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是在美国叩开日本大门后,面临民族危机的情况之下进行的。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1929年的经济危机,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情况之下进行的。 (3)本题考查邓小平的相关知识,根据邓小平的事例回答即可。如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领导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答到两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1)据材料一,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而采取了哪一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2)据材料二,“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什么?世界政治格局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材料三 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1895年至1898年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企业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主要企业有 

企业名称

创办者

地点

时间

合义和丝厂

楼景晖

浙江萧山

1895年

张裕酿酒厂

张振勋

山东烟台

1895年

苏纶纱厂

陈润庠

江苏苏州

1896年

通久源纱厂

严信厚

浙江宁波

1896年

通益公纱厂

庞元济

浙江杭州

1897年

商务印书馆

夏粹芳等

上海

1897年

源昌碾米厂

祝大椿

上海

1898年

 

材料二 甲午战后,清政府工商政策改变,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放松限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设厂,洋货在华大量倾销,造成农村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急剧破产。机织棉纱、洋布和其他商品需求量迅速上升。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民族企业的特点?(请从工业类型或地理分布任意一个方面作答)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出现兴办实业小浪潮的原因有哪些?

(3)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使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从领导力量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作答)

 

查看答案

俄国是近现代重要大国。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卡”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沙皇彼得一世被迫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2)一战后期,列宁领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

(3)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4)1922年底,苏联成立。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重点发展轻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

 

查看答案

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       》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所代表的罗马法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

(2)《       》奠定了英国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3)《       》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查看答案

传统文化,光耀千古。

(1)司马迁编写的《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农学家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3)画家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4)《_______》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