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1895年至1898年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1895年至1898年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企业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主要企业有 

企业名称

创办者

地点

时间

合义和丝厂

楼景晖

浙江萧山

1895年

张裕酿酒厂

张振勋

山东烟台

1895年

苏纶纱厂

陈润庠

江苏苏州

1896年

通久源纱厂

严信厚

浙江宁波

1896年

通益公纱厂

庞元济

浙江杭州

1897年

商务印书馆

夏粹芳等

上海

1897年

源昌碾米厂

祝大椿

上海

1898年

 

材料二 甲午战后,清政府工商政策改变,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放松限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设厂,洋货在华大量倾销,造成农村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急剧破产。机织棉纱、洋布和其他商品需求量迅速上升。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民族企业的特点?(请从工业类型或地理分布任意一个方面作答)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出现兴办实业小浪潮的原因有哪些?

(3)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使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从领导力量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作答)

 

(1)以轻工业为主;分布较集中,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江沿海地区;(答任意一点) (2)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家庭手工业破产,劳动力增多(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企业生产利润的刺激。(符合题意答出两点即可) (3)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取代地主阶级成为领导力量;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或由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企业的名称“合义和丝厂”“张裕酿酒厂”“通益公纱厂”等可知,中国民族企业以轻工业为主;根据材料“江苏苏州”“浙江杭州”“上海”等可知,中国民族企业分布较集中,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江沿海地区。 (2)根据材料“甲午战后,清政府工商政策改变,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放松限制”可知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设厂”“洋货在华大量倾销,造成农村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急剧破产”可知家庭手工业破产,劳动力增多(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机织棉纱、洋布和其他商品需求量迅速上升”可知,市场需求刺激了企业生产。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 (3)根据所学可知,甲午战后面对民族危机,维新派突破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实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俄国是近现代重要大国。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卡”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沙皇彼得一世被迫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2)一战后期,列宁领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

(3)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4)1922年底,苏联成立。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重点发展轻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

 

查看答案

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       》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所代表的罗马法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

(2)《       》奠定了英国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3)《       》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查看答案

传统文化,光耀千古。

(1)司马迁编写的《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农学家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3)画家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4)《_______》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查看答案

治世可鉴,复兴必成。

(1)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       

(2)刘秀在位末年,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得以发展,史称       

(3)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史称有“贞观遗风”。

 

查看答案

据统计在2013110月,我国各地平均雾霾天数为30天,较往常偏多10天。这说明雾霾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其原因是由于近百年来全球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开始于( )

A. 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B. 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C. 电力的广泛使用    D. 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