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哪组词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 A. 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 B. 问鼎...

下列哪组词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

A. 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

B. 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

C. 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D. 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蟾宫折桂:攀折月宫桂花,比喻在科举考试中应考得中;独占鳌头:原指在科举考试中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连中三元:清代科举制度,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如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金榜题名:金榜指科举考试中殿试揭晓的皇榜;“五子登科”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与科举制有关;人们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中的“桂冠”是把月桂树的枝条或花圈作为一种胜利或杰出的象征,后来习俗以桂冠为光荣的称号,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中的“问鼎中原”是说春秋时周大夫王孙满奉周定王之命前往劳军。楚王问周鼎的大小轻重,意欲代周,比喻人野心大企图夺取天下,故B项不符合题意;D项中有“桂冠”与科举制度无关,故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图为元朝的乘驿金字圆牌。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A.元朝战争频繁    B.元朝交通便捷

C.元朝商业繁荣    D.元朝农业发展

 

查看答案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A. “无为而治”

B. “兼爱”和“非攻”

C. “仁”和“德治”

D. 实行“法治”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 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 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 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查看答案

提升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1)把握时空观念有助于学习历史。写出图中1861年和1936年改变俄国会性质的历史事件名称。

(信息获取)

(2)学习历史要善于从史料中获取信息。从图中任选一个,写出你获得的信息。结合所学学习,说明左图与右图之间的关系。

(知识梳理)

(3)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不完整的巴黎和会的知识,请将图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该同学整理的知识还有遗漏,请仿照图中知识整理的结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方面进行补充。

(观点论证)

(4)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的一场自救运动,也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体制的改良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何在?欧洲国家是如何实现联合的?

(3)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