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

下图为“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 内燃机的发明和推广

C. 交通工具的推陈出新

D. 电气设备的推广应用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这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是导致石油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与煤有关,A不符合题意。交通工具的推陈出新指汽车飞机的制造,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机的出现晚于题干中的1900年,C不符合题意;电气设备的推广应用使用的是电力能源。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明治维新对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A.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B. 促进了社会进步

C.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D. 摆脱了民族危机

 

查看答案

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提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说:“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材料所强调的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是(  )

A. 兼收并蓄    B. 闭关锁国

C. 漫无目标    D. 彻底全面

 

查看答案

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有12.6万多人。其直接的原因是

A. 颁布了《宅地法》

B. 英国最终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C. 发表了《独立宣言》

D. 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查看答案

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他”是

A. 叶卡捷琳娜二世

B. 彼得一世

C. 尼古拉二世

D. 伊凡四世

 

查看答案

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走进名人殿堂,感受伟人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名人风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位名人在19世纪中期摆脱统治危机的方式有何不同?

(名人遗训)

材料二  “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2)根据材料二,指出“濒于夭折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拿破仑为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

(名人讣告)

材科三  瓦特的讣告中写道“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报偿后代的劳动。”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瓦特的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以上名人在世界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共同作用?

分析与探究

创新是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  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正式的“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限制……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

——摘自《大国是怎样崛起的》

(1)材料一中英国领先于那个时代的“政治体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科技创新)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世界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2)材料二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理论创新)

材料三  “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痛苦经验中学习。”

——恩格斯

(3)下图中文件的发表标志着哪一思想的诞生?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在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如何从自身的错误中、痛苦经验中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复兴之路的?

(探究启示)

(4)请你结合以上的探究活动,说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