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53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向当时英国驻华全权代表、香港总督文翰建议:“大不...

1853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向当时英国驻华全权代表、香港总督文翰建议:“大不列颠一国, 或 是在中国拥有舰队的三个外国联合起来,去制止这个毁灭性的战争,趁皇帝还据有能够缔结条文的地位 时,向他取得这种干涉的报酬。”材料中“毁灭性的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853年”,“这个毁灭性的战争”,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俄国不断割占中国,一次性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地区是在: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下列与林则徐无关的言论是:

A.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B.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查看答案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说:“你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场面最为惨烈的战役是什么?

(2)一战后,建立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

材料二: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反法西斯国家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3年,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并结合所学知识,回谷问题。

    材料一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晨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粮食供应困唯,苏联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你为“斯大林式”,据苏联官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地,大力加强国家寻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包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简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2分)你谈谈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世界历史潮流浩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摘自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材料所述“转折”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层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

﹣﹣摘自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2)材料二中的“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19世纪中期则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以来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想,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竟起的时代”。

﹣﹣摘自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点)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主导“全球经济”的美国在“冷战”时期为了加强对西欧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在“群雄竞起的时代”,世界格局朝什么趋势发展?欧洲的哪一组织成为群雄中的一员?

材料四: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2018﹣01﹣17光明日报)

(5)为什么说“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为此,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