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历史潮流浩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历史潮流浩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摘自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材料所述“转折”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层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

﹣﹣摘自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2)材料二中的“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19世纪中期则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以来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想,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竟起的时代”。

﹣﹣摘自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点)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主导“全球经济”的美国在“冷战”时期为了加强对西欧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在“群雄竞起的时代”,世界格局朝什么趋势发展?欧洲的哪一组织成为群雄中的一员?

材料四: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2018﹣01﹣17光明日报)

(5)为什么说“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为此,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是什么?

 

(1)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3)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获得了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4)马歇尔计划;多极化;欧盟。 (5)原因: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由“15、16世纪”可知,“转折”指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其爆发的共同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筹建军费,英国国王召开议会,在议会上,议员就限制王权问题与国王展开了斗争,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主要原因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获得了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等等。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导“全球经济”的美国在“冷战”时期为了加强对西欧的控制,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在“群雄竞起的时代”,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欧洲的欧盟成为群雄中的一员。 (5)根据材料中“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可以看出,“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的原因是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为此,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材料三:“同迷信进行斗争的人是人类的恩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还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有何作用?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3)材料四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指什么?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有什么作用或影响?

 

 

查看答案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新科技,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科技革命→经济实力→政治格局    B. 政治格局→科技革命→经济实力

C. 经济实力→科技革命→政治格局    D. 科技革命→政治格局→经济实力

 

查看答案

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

A. 欧洲联盟的建立 B. 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C. 世贸组织的成立 D.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B. 苏俄新经济政策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 东欧剧变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美国“一超”独大,但欧洲则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日本也时而表现出与美国“貌合神离”,中国等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新增强。这一现象表明

A.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

B. 两极格局崩溃

C. 世界经济全球化

D.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