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已经会打制石器,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等。从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大量灰烬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B项符合题意;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项不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C项不合题意;半坡居民位于北方黄河流域,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房屋,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读下列图片,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查看答案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工业化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到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漫画《高度工业化国家与重环保国家的环境差异》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过程中最重要的发明。并用史实说明它是如何“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苏联的经济建设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简要说明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建设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漫画中“高度工业化国家”出现的问题。对此,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奴隶制作为一种制度,从法律上在南部被完全摧毁,成为一系列南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转折。

材料二:他在结束克里木战争后,曾对莫斯科贵族们坦言:“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摘自《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奴隶制……从法律上在南部被完全摧毁”的标志是什么?这对当时美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位历史人物?这次改革使农奴的身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

材料二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在整个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对于这段历史、对于为这段历史而献身的先烈,中国人要永远铭记。

——以上材料均摘自《百度百科——中国梦》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材料中“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的史实(事件)。为什么当时的探索过程非常艰难?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通过找到一条什么正确道路“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当时为什么会有人提出“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的“新年梦想”?这个梦想是在哪事件后成为现实的?

(4)“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民族复兴的希望。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比较材料一两幅图片,指出图一与图二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在当时分别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2)开通这条丝绸之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当时对中外交往起了怎样的作用?

(3)观察材料二的两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图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古代洛阳是国际大都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