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关知识的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题文胡适的诗就反映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一内容,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洋务运动

提倡“自强”“求富”,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宣传“变法图强”,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辛亥革命

践行“三民主义”,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D

新文化运动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查看答案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历时三年取得重大成果,确认在当年大东沟海战战场发现的沉船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下考古发掘信息中,可作为判断该沉船就是当年“致远”舰的最直接证据是

A. 长60多米、宽9—10米的舰体残骸

B. 舰体上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

C. 舰体上的多处火烧及爆炸痕迹

D. 抛撒在舰体周边的钢板、木板、锅炉残片

 

查看答案

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我们可通过上网获得信息,传统的报刊被冷落,但千百年来,报刊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关于下图中报刊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

B. ②是1872年在上海创刊,刊载新闻、评论等

C. 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狂人日记》在此刊物上发表

D. ④开始宣传“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查看答案

“当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提倡分权与制衡)和卢梭(提出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现实撕成碎片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楔入到心理层面。”这句话揭示了(      )

A. 革命派主张“实业救国” B.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 国民革命运动具有群众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