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式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据統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

(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材料一中,“成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争”期间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什么战役?

材料二  战争历时6年多,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计多城市和村庄,生灵涂炭,全世界军民死亡60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亿美元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

(2)材料二中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为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此“战争”结束后,建立了什么国际组织?

材料三 马歇尔计划实施后,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据统计,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9%,日本占53%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德国经济恢复并迅速增长共同的外部原因是什么?村料反映上世纪90年代国、日本,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读完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1)一战历时长、参战国家和人口多、使用了许多先进武器,带来巨大了人力伤亡和经济损失;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凡尔登战役。 (2)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联合国。 (3)美国的扶持;科技的发展。 (4)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应该拒绝战争,维护和平,要重视科技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战历时长、参战国家和人口多、使用了许多先进武器,带来巨大了人力伤亡和经济损失。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发生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德国和法国双方死伤近70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2)依据材料二“战争历时6年多,损耗了大量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1939年—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 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3)依据材料三“马歇尔计划实施后,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德国经济恢复并迅速增长共同的外部原因是美国的扶持。依据材料“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可知,上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的发展。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感悟是: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应该拒绝战争,维护和平,要重视科技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图2,概括1913﹣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材料二: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3)根据材料二,指出维尔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诞生于一战期间,解体于20世纪末。70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她的荣辱兴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都没能使苏联走出困境,苏联最终解体。

(4)苏联解体是有诸多因素造成的,请说出其直接原因?

(5)从苏联的荣辱兴衰中,你可得到什么主要认识?

 

查看答案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从图标、火炬的设计到圣火的采集与传递,无不与人类文明有着深厚的渊源。请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舞动的北京”图标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小篆。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从哪个朝代开始?在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你能举个例子加以说明吗?

(2)图二北京奥运火炬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何时?东汉时期哪位人物为纸的普遍使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3)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的国外传递活动是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传递的。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从而理解、把握图片资料表达的主旨,这也是中考要求的读图能力。认真阅读下面图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黄鼠狼给鸡拜年”是中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讽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当时世界格局的角度分析这一事件出现的原因。

(2)图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影响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读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董仲舒认为,如果“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

﹣﹣《汉书》

材料三: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写下了《沁园春•雪》.其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件事?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是什么?这一政策和材料一的政策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秦皇汉武”各是指谁?“秦皇汉武”对待儒家学说的不同态度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的人口。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趋势

B. 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C.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 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