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董仲舒认为,如果“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

﹣﹣《汉书》

材料三: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写下了《沁园春•雪》.其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件事?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是什么?这一政策和材料一的政策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秦皇汉武”各是指谁?“秦皇汉武”对待儒家学说的不同态度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1)焚书坑儒。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2)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或者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它只是排斥儒家之外的学说 (3)秦始皇 汉武帝 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损失;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古代的正统思想。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致命打击”指的是焚书坑儒。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和君主专制统治,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 (2)依据材料二“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针对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思想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局面,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排斥其他各家学说,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焚书坑儒”相比,只是排斥儒家之外的学说。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西汉封建统治,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的人口。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趋势

B. 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C.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 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清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是哪个国际组织的宗旨?(  )

A. 欧洲联盟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约 D. 联合国

 

查看答案

下列与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提示内容

起止时间:1861﹣﹣1865年

重要战役:葛底斯堡大捷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A. 美国南北战争 B. 拉美独立运动

C. 法国大革命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查看答案

二战时期曾有一幅漫画,描绘的场景为:四位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一具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西伯利亚的寒冬中狼狈溃退。这幅漫画的创作灵感来自(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珍珠港事件

C. 诺曼底登陆 D. 柏林战役

 

查看答案

印度外交官潘尼卡曾讲: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潘尼卡如此解读一点,最符合的依据是(  )

A. 一战只有欧洲国家参与

B. 一战以欧洲为主要战场

C. 一战只影响了欧洲国家

D. 一战由当时欧洲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引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