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和根本大法。下列哪项属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

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和根本大法。下列哪项属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第一届政协会议上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D项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 1949 年增加 28%,1952 年比 1949 年增加 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土地改革完成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旋律是(   

A.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 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 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查看答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查看答案

世界格局,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力量对比态势。九年级同学以“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仔细研读史料,回答问题:

(战后分赃构格局)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1)“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成了战后的格局?这一格局被称作什么?

(战中聚会定格局)

材料二: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2)材料中的会议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成立哪一国际性组织?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经济发展看格局)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格局演变悟道理)

(4)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目录节选:

请回答:

(1)以上目录材料中,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2)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中,“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的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和“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的进化论者分别是谁?

(3)英国革命后确立了什么政体?该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三国革命对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所起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