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格局,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力量对比态势。九年级同学以“世界格局的...

世界格局,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力量对比态势。九年级同学以“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仔细研读史料,回答问题:

(战后分赃构格局)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1)“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成了战后的格局?这一格局被称作什么?

(战中聚会定格局)

材料二: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2)材料中的会议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成立哪一国际性组织?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经济发展看格局)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格局演变悟道理)

(4)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1)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雅尔塔会议;联合国;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写北约不给分) (3)一超多强;美国的扶植、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推动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4)各国的综合国力.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1922年期间 , “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做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成了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体系彻底被打破。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3)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二战后,由于美国的扶植、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使西欧、日本经济发展,“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 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推动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各国的综合国力。我国应该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目录节选:

请回答:

(1)以上目录材料中,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2)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中,“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的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和“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的进化论者分别是谁?

(3)英国革命后确立了什么政体?该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三国革命对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所起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文明历史五千年,灿烂辉煌留人间。历经磨难求复兴,继往开来谱新篇。

(繁荣盛世驻人间)

材料一:唐朝,国家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繁荣升平。都城长安以其雄伟博大的气势、海纳百川的精神,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世界的中心。政治宽松也带动了社会宽容,更促成在“天下一家”的氛围,“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和”理想构成唐代文明的核心内容,唐代处处精彩纷呈和充满着自信。

                                    ——摘编自《中华文明・厚德载物》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盛世繁荣的原因。

(历经磨难苦探寻)

材料二:从戊戌变法仿效日俄、辛亥革命仿效法美到“五四”之后仿效苏俄,表现了每个时期先进中国人的选择。但三者又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环节,因此,这又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仿效日俄到仿效法美,“先进中国人”主张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五四”之后又有什么变化?

(改革创新谋发展)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摘编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实行的分配方式制度是什么?

(初心不改创未来)

材料四: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演出精彩夺目,惊艳全球,通过地面投影、动态视频及机器人,“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 付、共享单车等科技手段讲述中国奇迹,诠释了中国文化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中国,在新时代,依然可以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现在和未来中国如何能够继续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查看答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改正:                                                                        

(2)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此后向英、法等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

改正:                                                                        

(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兴中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生”“民权”三民主义。 (   )

改正:                                                                        

(4)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洋务运动的产物。(  )

改正:                                                                        

 

查看答案

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朝大文学家            的经典之作。

(3)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战争与和平》的作者            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查看答案

重要事件推动社会发展。

(1)1848年《            》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3)发明大王发明            照亮了人间,彻底改变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