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

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A. 城市领导农村

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 城市武装起义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带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创造性地开辟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创造性的革命道路”即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不合题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0多年前一批青少年学生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无误的是(  )

A. 五四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在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

C.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查看答案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下列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D. 中国完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我又没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仍然被公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得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党的建设……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

材料三(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治阵营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1)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哪一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材料二中的“中国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革命道路?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1946年爆发的内战”之前国共双方签署了什么协议,同意避免内战,长期合作。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引进外国的器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探索制度的变革。中华民国建立后,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们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材料三:

材料四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方面掀起了什么运动?请你就一次运动的结局和影响作一简要评价。

(2)“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中国近代一次重大运动中的口号。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3)图片中的船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一船红天下”?

(4)1936年12月,“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得到了国共两党认可,这在当时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单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已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  1898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了修筑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图伟略,但整个民国时期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1万余公里。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1)材料一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中的“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3)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铁路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宏图伟略”在民国时期难以实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