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我又没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仍然被公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得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党的建设……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

材料三(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治阵营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1)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哪一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材料二中的“中国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革命道路?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1946年爆发的内战”之前国共双方签署了什么协议,同意避免内战,长期合作。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李大钊 毛泽东思想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遵义会议的召开; (3)协议:《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李大钊;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毛泽东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依据材料二信息“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得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党的建设……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中国的革命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1935年,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依据所学可知,“1946年爆发的内战”之前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同意避免内战,长期合作。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南京,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延续了22年国民党政权覆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引进外国的器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探索制度的变革。中华民国建立后,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们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材料三:

材料四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方面掀起了什么运动?请你就一次运动的结局和影响作一简要评价。

(2)“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中国近代一次重大运动中的口号。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3)图片中的船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一船红天下”?

(4)1936年12月,“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得到了国共两党认可,这在当时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单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已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  1898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了修筑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图伟略,但整个民国时期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1万余公里。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1)材料一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中的“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3)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铁路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宏图伟略”在民国时期难以实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2)材料二图一照片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图二是哪一战役的形势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查看答案

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成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表明当时

①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      ②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

③一段时间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       ④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人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 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D. 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