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例文: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北约和华约的先后建立,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 第二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格局以1991年苏联解体为界,之前是冷战中的两极格局,之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冷战时的两极格局:1945年二战结束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中发表咨文,阐述了"杜鲁门主义",宣称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这就是冷战政策。美国推出冷战政策的实质和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开始谋求全球霸权,也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47年7月,美国在经济上推出马歇尔计划;1949年3月,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针锋相对,政治上成立九国共产党和中央情报局,经济上组织经互会,军事上成立华约。苏联和美国冷战全面展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种局面才结束。 多极化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试图建立以它为主的单极世界,但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发展中国家六个力量;六个力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发展中国家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它们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这主要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组织,也是为了在东方建立稳定和繁荣。”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材料三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让两国关系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1)材料一中的“战后组织”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美两国关系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0年前促使美国主动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面对崭新的世界格局,我们应如何发展与美国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底

土地改革完成

1953——1957年

“一五”计划的实施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5年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材料二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积极发展社会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

(3)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陈独秀针对中国外交完全失败说:“这个分脏会议与世界永久和平,人类真正幸福,隔将不止十万八千里,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材料二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三次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材料三  五四运动的发起者和学生运动的主力军,就是北京大学。这所创建于戊戌维新之际的高等学府,到“五四”发生时已有21年的历史了。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在民族启蒙与觉醒的一缕晨光中,新文化运动作为五四运动的思想先导,在北京大学孕育发展起来。北京大学教育改革带来的学术自由、思想独立、追求真理的新风尚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培育了肥沃的土壤。五四精神也从此融入北京大学的文化之中,成为这所百年学府催发新生的力量源泉。

(1)材料一的“分赃会议”指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补课”与“起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4)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请你为传承“五四精神”建言献策。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文化遗产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上面四幅图片哪些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史料”?除了阅读史籍和欣赏图片,我们还有哪些掌握了解历史的有效途径。

(2)图一和图三所代表的古代文明有哪些相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对待世界的不同文明。

 

 

查看答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大会于2018年12月2日-15日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此外,比尔·盖茨也曾公开表示:“到本世纪末,贫穷国家的数百万人将因气候变化而死亡。”这说明了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变化。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①土地荒漠化

②人口爆炸

③难民增多

④臭氧层破坏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