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一年后,曾留学英国的严复,在《救亡决论》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一年后,曾留学英国的严复,在《救亡决论》中痛苦地发出了“救亡”的呼号。一时间,“救亡图存”开始成为中国各阶层有识之士强烈的政治诉求。一批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社会进行启蒙的重任,提出改良社会的主张。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材料三  20世纪初的中国,帝制结東,民国初兴,此时政治势力裂变纷争,思潮言论喧嚣撞击,以一批具有中西文化背景的青年才俊为主将,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开启了一场思想与文化启蒙运动。

(1)材料一中的有识之士发起了什么运动?有何重要作用?

(2)材料二中的“世界之潮流”主要指什么?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又是什么?他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方面做了哪两大突出贡献?

(3)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材料三所述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潮流指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即可) 旗帜:三民主义。 贡献:孙中山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后期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时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是孙中山推动中国革命的一大历史功绩或者回答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如果回答出两大方面内容且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科学和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回答出“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也可得分)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一批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社会进行启蒙的重任,提出改良社会的主张”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有识之士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依据材料二“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的“世界之潮流”主要指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又是三民主义;他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方面做处的突出贡献是孙中山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后期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时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是孙中山推动中国革命的一大历史功绩或者回答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3)依据材料三“以一批具有中西文化背景的青年才俊为主将,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开启了一场思想与文化启蒙运动”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科学和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探究问题。

材料一  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材料二  台儿庄战役胜利主要源于国民党官兵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发扬。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态度由妥协逐渐到强硬,对国民党广大官兵的积极抗战起到指导作用。第五战区在战役总结中所述:“最高指挥官之镇定,于前方士气影响极大。徐州于二月上旬敌于究州南下,蚌埠北进时,发发可危,战区之司令部本应早离徐后撤,然以长官镇静之处,不仅得支持三个月之久,且获台儿庄之胜利。”1938年蒋介石4月7日通电全国: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胜利?。

(1)据材料一,指出台儿庄战役胜利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

 

 

查看答案

据初步统计,联合国已部署了69个维持和平行动,其中56个是1988年以来开展的。近些年,共有数十万名军事人员和数万名联合国警察以及来自超过120个国家的文职人员参加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这一现象表明

A. 恐怖活动的范围扩大

B. 维和行动的规模扩大

C. 霸权主义的危害增大

D. 国际贸易的影响增大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不断增加军费支出;80年代,主张摆脱美国控制的《日本可以说不》广为流传; 90年代后,向海外派兵,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的上述演变主要说明:(  )

A. 日本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B. 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C. 日本拒绝承担第二次世界大战罪责    D. 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查看答案

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时,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而美苏两国做出的反应是

A. 发动战争以解决争端    B. 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C. 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    D. 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

 

查看答案

“1989年,一些东欧国家风波骤起、政坛剧变,苏共和苏联社会内部的激进派受到了强烈的启发,转向西方、抛弃社会主义的思潮在苏联社会达到高潮。”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

A. 东欧剧变的冲击

B. 苏共内部的分裂

C. 社会改革的失败

D. 两极格局的终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