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探究问题。 材料一 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

探究问题。

材料一  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材料二  台儿庄战役胜利主要源于国民党官兵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发扬。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态度由妥协逐渐到强硬,对国民党广大官兵的积极抗战起到指导作用。第五战区在战役总结中所述:“最高指挥官之镇定,于前方士气影响极大。徐州于二月上旬敌于究州南下,蚌埠北进时,发发可危,战区之司令部本应早离徐后撤,然以长官镇静之处,不仅得支持三个月之久,且获台儿庄之胜利。”1938年蒋介石4月7日通电全国: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胜利?。

(1)据材料一,指出台儿庄战役胜利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

 

 

探究问题。 (1)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 (2)国民党官兵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蒋介石对日态度转变对国民党官兵抗战起到指导作用;最高指挥官临危不惧,指挥镇定,鼓舞了前方士兵士气;国民党前方将士发扬视死如归精神;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胜利的世界意义是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 (2)依据材料二“台儿庄战役胜利主要源于国民党官兵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发扬。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态度由妥协逐渐到强硬,对国民党广大官兵的积极抗战起到指导作用”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内在动力是国民党官兵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蒋介石对日态度转变对国民党官兵抗战起到指导作用;最高指挥官临危不惧,指挥镇定,鼓舞了前方士兵士气;国民党前方将士发扬视死如归精神;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内在动力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初步统计,联合国已部署了69个维持和平行动,其中56个是1988年以来开展的。近些年,共有数十万名军事人员和数万名联合国警察以及来自超过120个国家的文职人员参加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这一现象表明

A. 恐怖活动的范围扩大

B. 维和行动的规模扩大

C. 霸权主义的危害增大

D. 国际贸易的影响增大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不断增加军费支出;80年代,主张摆脱美国控制的《日本可以说不》广为流传; 90年代后,向海外派兵,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的上述演变主要说明:(  )

A. 日本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B. 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C. 日本拒绝承担第二次世界大战罪责    D. 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查看答案

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时,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而美苏两国做出的反应是

A. 发动战争以解决争端    B. 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C. 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    D. 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

 

查看答案

“1989年,一些东欧国家风波骤起、政坛剧变,苏共和苏联社会内部的激进派受到了强烈的启发,转向西方、抛弃社会主义的思潮在苏联社会达到高潮。”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

A. 东欧剧变的冲击

B. 苏共内部的分裂

C. 社会改革的失败

D. 两极格局的终结

 

查看答案

“也正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联合国里以欧美占绝对优势的力量格局开始逐渐被打破,这些联合国新增加的亚非国家多达56个,占当时联合国成员国近一半。”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

B.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 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D.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