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的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取得某次战役的胜利,迅速统一北方。这次战役是( ...

历史上的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取得某次战役的胜利,迅速统一北方。这次战役是(      )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长平之战 D. 淝水之战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 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战役不是迅速统一北方的战役,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  B.  C. 大禹 D. 黄帝和炎帝

 

查看答案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在中国最早的远古人类是(      )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河姆渡人 D. 山顶洞人

 

查看答案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今年迎来了70华诞,回首70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新生)

材料一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盛典?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工业起步)

材料二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2)为了改变材料二中的落后现象,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措施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民主法治)

材料三  :1954年,某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这部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制度确立)

材料四  :

(4)材料四中的三张图片反映了我国的哪一重大事件?这一重大事件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请回答:

(1)根据材料,你认为“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参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司令员是谁?

(2)举出这场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涌现出的2名英雄人物,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精神?

(3)举出材料二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的一个例子。

(4)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中的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新中国成后,中央人民政府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请回答:

(5)材料三指什么事件?结果如何?

(6)材料一中的战争和材料三中的事件都发生在哪一年?这两个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