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观察下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农奴制改革...

观察下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 —五计划超额完成

C.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在列宁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故D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是186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是1928——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是在193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B. 彻底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 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稳定新秩序

D. 维护了中国等弱小战胜国的利益

 

查看答案

历史证明,面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挑战,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建立相应的国际组织。下列国际组织,与这一结论不相符的是

A. 世界贸易组织

B. 三国同盟

C. 联合国

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查看答案

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发出了攻占冬宫的信号。经过激烈战斗,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以上场景发生在哪次革命中

A. 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

C. 二月革命

D. 十月革命

 

查看答案

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A. 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 凡尔登战役——一战中的惨烈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 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失败而告终

 

查看答案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 三国同盟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轴心国集团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