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科技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技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机电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难。·····等新式武器及毒气投入战场,使战争的杀伤力空前加强,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

材料四  科技革命的双重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中以蒸汽机作为主要动力得益于谁的改进?将人类社会带入什么时代?

(2)材料二所涉及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迈入什么时代?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发明汽车的是哪位工程师?据材料指出这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了什么新式武器?依据材料说说战争与科技的关系?

(4)参考材料四,就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与挑战再各举一例。据此说说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1)瓦特 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 卡尔·本茨 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等等。(围绕生活谈,有理即可) (3)飞机、坦克 科技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 (4)交通工具的发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增大了网络诈骗的风险等;(开放性题,选取科学技术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回答,有理即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汽车的是卡尔·本茨 ;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汽车的发明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等等。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了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新式武器及毒气投入战场,使战争的杀伤力空前加强,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可知,科技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交通工具的发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增大了网络诈骗的风险等;第二问开放性题目,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肖德甫《大国法则》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四  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几乎所有的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其他地区。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选自《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640年以来的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通过颁布什么重要文件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2)材料二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社会变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在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4)材料四描述了美国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这场战争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5)上述四国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

A.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B. 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C.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 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查看答案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赫鲁晓夫的改革

C.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查看答案

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以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 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

B. 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

C. 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D. 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查看答案

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到:“伟大俄罗斯,永久的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我们从国歌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

B. 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C.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

D. 斯大林模式促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