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灵渠

 

B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的是大变革的时代的相关知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得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所以答案是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商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精湛。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就诞生在商朝。它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为“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赠书法作品:“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

A. 尧和舜 B. 舜和禹 C. 黄帝和炎帝 D. 周文王和周武王

 

查看答案

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面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

A. 北京周口店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半坡遗址 D. 大汶口遗址

 

查看答案

探究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亚洲香料的输入与新航路开通以前相比,骤然扩大了30倍。市场的扩大,刺激了正在萌芽中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总之,“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

材料二:世界商路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地中海的经济地位下降,意大利的商业城市逐渐丧失了独占东方贸易的地位,因而日趋衰落。相反,位于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地位却越来越重要。

材料三:由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突然増多,仅在16世纪内欧洲黄金的数量从大约55万千克,增加到了119万千克,增加达1倍多;白银数量从700万千克,增加到了2140万千克,增加了2倍多。而这些金银是用殖民地人民的廉价劳动力开采出来的,成本极低。这样一来,引起了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注λ西班牙的金银最多,那里物价上涨的幅度也最大,到16世纪末,它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谷物涨了5倍。英法等囯物价平均上涨了2倍多。价格革命”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工人生活更加困苦,而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物价上涨而减少了实际收入,财力和地位更趋低落,唯一获利的是新兴资产阶级。

(1)三则材料探究的共同历史事件是哪件事?

(2)以上材料主要评价的是这一历史事件对哪一区域产生的重要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该历史事件对这一地区产生的重要影响有哪些?(提示:首先要概括材料所述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需答对5点影响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当下,国际秩序进入深刻调整变化之中。回首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几经变动。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20年代的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徳囯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去做。

﹣﹣改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战争进行期间,反希特勒联盟各囯的政治领导人就召开了多次会议,对战后形势进行了讨论。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德国的前途是什么。但与会者更为关心一个重要问题,却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美国依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企图独霸世界……但其受到诸强的牵制越来越大,在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谴责和反对声中已难以为所欲为。

﹣﹣摘编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的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

(1)据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0年代的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是哪些情况造成的?

(2)材料二中所述会议是哪次会议?在其影响下,战后形成的“新世界秩序”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诸强与材料四中的“多极时代”的到来之间有什么联系?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否具备?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