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二:禁用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二: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中的“胡“是两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

(2)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什么?

(3)联系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1)匈奴、鲜卑、羯、氐、羌。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3)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交融。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两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2)根据材料二“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 (3)结合三则材料可知,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是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交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开始于哪一年?商鞅主持变法得到了谁的帮助?

(2)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秦先后攻灭了哪六国而完成统一大业?

(3)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请列举出两例。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高1.33米,口长1.10米,重达83284千克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膏铜器,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的水平。

材料二: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

(1)除司母戊鼎外,请你再举出一个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精品。

(2)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3)材料二中“甲骨文”出现于哪个朝代?甲骨文有哪些造字方法?(写出两个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联系图1及所学知识回答,“三国鼎立”中“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2)历史上哪一事件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3)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淝水之战的历史地位?这次战役交战双方分别是谁?

 

查看答案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查看答案

石窟艺术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北朝时著名的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  )

A. 河南洛阳 B. 四川成都 C. 江苏南京 D. 山西大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