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高1.33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高1.33米,口长1.10米,重达83284千克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膏铜器,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的水平。

材料二: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

(1)除司母戊鼎外,请你再举出一个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精品。

(2)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3)材料二中“甲骨文”出现于哪个朝代?甲骨文有哪些造字方法?(写出两个即可)

 

(1)四羊方尊、四羊方尊。 (2)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3)商朝;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解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除司母戊鼎外,还有四羊方尊、利簋等青铜器。 (2)由材料一“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高1.33米,口长1.10米,重达832.84千克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膏铜器,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的水平”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依据所学知识,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叫形声,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这种造字方法象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联系图1及所学知识回答,“三国鼎立”中“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2)历史上哪一事件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3)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淝水之战的历史地位?这次战役交战双方分别是谁?

 

查看答案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查看答案

石窟艺术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北朝时著名的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  )

A. 河南洛阳 B. 四川成都 C. 江苏南京 D. 山西大同

 

查看答案

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九章算术》

C. 《水经注》 D. 《齐民要术》

 

查看答案

晋惠帝时发生了争夺中央政权的(  )

A. 七国之乱 B. 靖康之变 C. 八王之乱 D. 靖难之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