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世纪时,教会主要使用了两大法宝作为统治和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一是蒙昧主义;二是...

中世纪时,教会主要使用了两大法宝作为统治和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一是蒙昧主义;二是禁欲主义。这里的“教”是指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B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的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拥有占据西欧的三分之一土地。在政治上,神权高于一切,可以和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当时西欧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僧侣,选项B符合题意;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成道之后称为释迦摩尼,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教义的核心是: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消除人的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佛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汉朝时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选项A不符合题意;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他以治病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太平道很快传播开来。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选项C不符合题意;穆罕默德在犹太教、基督教和本民族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创立了伊斯兰教。610年,在麦加开始传教,默罕穆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伊斯兰教的典籍是《古兰经》,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叙述准确的是

 

A.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B.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自由民中的成年男性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查看答案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所谓的“同态复仇”原则,有学者认为这都是“野蛮的原始残余”有学者却认为这体现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种进步,体现了立法者的人本观念。据以上信息判断,学者们研究的文献是

A. 汉漠拉比法典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人权宣言》

 

查看答案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领先世界,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对比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材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图三示意图信息,判定这著名水利工程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四中的人物是谁?他与图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用他当时的身份来说明该水利工程属于秦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水利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五图六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及其用途。

材料四  (汉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全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下令)郡国(各地)务劝农桑。”

——《史记•景帝本纪》

(5)材料四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局面称之为什么?

材料五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名要术•种谷》

(6)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该著作的作者和该书在中国的历史地位。材料五强调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哪些因素?

 

查看答案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传承中创新。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1

(1)材料一显示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2

(2)材料二这种行政管理制度由谁创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御史大夫的职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材料三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摘自齐世荣《中国历史》

材料四  汉武帝刘彻大事记

公元前153年4岁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次年改立为太子

公元前141年16岁即皇位

公元前138年派使臣出使西城

公元前134年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的主张被采纳

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119年打击勾奴取得重大胜利

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毎个区派一名刺史

——摘编自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等

(3)根据材料三,哪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材料三反映的社会问题?

(4)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形成了汉朝前期郡国并行制度,请用材料四中的史实证明分封制的存在。

(5)根据材料四,分别列举汉武帝即位后在思想、军事领域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的一名著名军事将领。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 西汉、战国、新、东晋、三国

B. 战国、新、西汉、三国、东晋

C. 战国、三国、新、西汉、东晋

D. 战国、西汉、新、三国、东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