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传承中创新。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传承中创新。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1

(1)材料一显示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2

(2)材料二这种行政管理制度由谁创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御史大夫的职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材料三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摘自齐世荣《中国历史》

材料四  汉武帝刘彻大事记

公元前153年4岁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次年改立为太子

公元前141年16岁即皇位

公元前138年派使臣出使西城

公元前134年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的主张被采纳

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119年打击勾奴取得重大胜利

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毎个区派一名刺史

——摘编自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等

(3)根据材料三,哪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材料三反映的社会问题?

(4)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形成了汉朝前期郡国并行制度,请用材料四中的史实证明分封制的存在。

(5)根据材料四,分别列举汉武帝即位后在思想、军事领域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的一名著名军事将领。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分封制度;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秦始皇(或嬴政);监察事务;郡县制;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实行推恩令和刺史制度。 (4)公元前153年4岁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 (5)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解析】 (1)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图1正是反映的分封制度;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所以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事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由材料三“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可看出,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由材料四“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毎个区派一名刺史”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应对材料三反映的社会问题。 (4)由材料四中的“公元前153年4岁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可知,汉初分封了诸侯王。 (5)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即位后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著名将领有卫青、霍去病等;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 西汉、战国、新、东晋、三国

B. 战国、新、西汉、三国、东晋

C. 战国、三国、新、西汉、东晋

D. 战国、西汉、新、三国、东晋

 

查看答案

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

A. 锺繇

B. 祖冲之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查看答案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A.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联姻 B. 改鲜卑姓为汉姓

C. 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D.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查看答案

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 民族交融

B. 中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 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 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 三国统治者均重视农业发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