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割香港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分别是哪两个条约 A. 《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割香港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分别是哪两个条约

A. 《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B. 《南京条约》和中英《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和《虎门条约》

D. 《南京条约》和中英《北京条约》

 

D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选项D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虎门发生过虎门销烟和虎门之战,以下人物与这两个事件有关的是

①林则徐

②关天培

③陈化成

④陈玉成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协定关税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与“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冲击,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的战争有关的是

A.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B. 火烧圆明园

C.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查看答案

多年来,中日关系一直是比较敏感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牢记历史)

材料一  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尝试。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陆军部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

——摘编自《中国崛起策》

(1)日本第一次打断了中国近代化尝试的“挑衅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请列举第二次打断时期,中国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役各一例。

(胜利的奠基)

材料二  这次会议为期50天,共举行全体会议21次,是党的历史上时间最长、举行全会最多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独立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正确路线和方针。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真正成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

(2)材料二所描述的是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是什么?

(欢庆的日子)

材料三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一直在寻找强兵富国的答案,一代一代人呕心沥血付出着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柏杨《中国人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认识有何局限性。

材料二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2)据材料二,“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材料三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摘编自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