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一直在寻找强兵富国的答案,一代一代人呕心沥血付出着努力。阅读...

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一直在寻找强兵富国的答案,一代一代人呕心沥血付出着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柏杨《中国人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认识有何局限性。

材料二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2)据材料二,“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材料三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摘编自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1)认识:洋务派认为西方列强强大的原因是先进技术,没有认识到他们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先进。 (2)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条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事件:辛亥革命。 影响: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进社会风俗的文明化;促进中国近代化。 【解析】 (1)依据题干“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认为西方列强强大的原因是技术先进,没有认识到他们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先进。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也就是题干中的“新纪元”;辛亥革命为“新纪元”到来创造的条件有: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政治条件。 (3)依据材料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与辛亥革命有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进了社会风俗的文明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1)据材料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半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

(3)据材料三,分别指出“这三种东西”怎样“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查看答案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 民主

B. 科学

C. 爱国

D. 平等

 

查看答案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关系最大?

A. 法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查看答案

“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的劣势    B. 洋务运动的贡献

C. 甲午战败的原因    D. 维新变法的成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