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关系最大?

A. 法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伊犁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使中国版图变成了一只“大公鸡”。故正确答案为D。ABC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的劣势    B. 洋务运动的贡献

C. 甲午战败的原因    D. 维新变法的成效

 

查看答案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 义和团打击了八国联军

D.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查看答案

“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侵略与屈辱    B. 救亡与探索    C. 反抗与斗争    D. 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查看答案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洋务运动),继而言政(学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而言教(学思想——新文化运动)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 救亡图存

B. 巩固清朝统治

C. 向西方学习

D. 发展资本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