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与“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多次巡游”“三次辽东”“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相关联的历史...

与“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多次巡游”“三次辽东”“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 隋朝的统一 B. 开通大运河 C. 隋朝的灭亡 D. 唐朝的建立

 

C 【解析】 依据题干“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多次巡游”“三次辽东”“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每年都要征发大批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隋炀帝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

A. 对日本的影响 B. 对新罗的影响 C. 对天竺的影响 D. 对波斯的影响

 

查看答案

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 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 开凿了大运河

C. 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 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查看答案

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查看答案

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  )年。

A. 公元581年 B. 公元589年 C. 公元605年 D. 公元618年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 年春,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日本、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1)材料一中“同盟国”因“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产生分裂,其正式分裂的标志是什么?其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趋势?

(3)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4)中国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