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 邗沟、江南河、...

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通济渠——邗沟——江南河,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  )年。

A. 公元581年 B. 公元589年 C. 公元605年 D. 公元618年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 年春,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日本、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1)材料一中“同盟国”因“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产生分裂,其正式分裂的标志是什么?其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趋势?

(3)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4)中国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材料二: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材料三: 1943年11月,中、美、英3个国家的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 等,必须归还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这一文献产生在何时召开的什么会议上?文献的签署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是何时召开的哪次国际会议的内容?

(3)材料三里面的规定在后来召开的哪次国际会议上的哪一文件中得到重申?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阅读,你认为二战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 B. 欧盟 联合国 C. 北约 华约 D. 欧盟 华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当今世界格局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完全形成

C.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D. 美国仍然在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